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决策部署,在人民银行江西省分行的指导下,人民银行吉安市分行联合市委人才办、市科技局在吉安市开展产业技术、人才发展与科技金融需求大调研活动,聚焦服务科技自立自强,强化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全方位、全周期支持,推动“技术+人才+金融”生态建设。2025年7月末,吉安市科技贷款余额736.46亿元,同比增速17.2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
一、调研先行,精准把脉企业融资痛点
人民银行吉安市分行、市委人才办、市科技局联合牵头,动员全市各层级力量,由人民银行县域金融联络员、银行机构业务骨干、省内外高校、研究院所博士专家共200余人,组建14个调研组,深入全市科技企业开展实地调研,构建“立体化”调研网络。采取“线上问卷广覆盖+线下走访深挖掘”模式,紧紧围绕吉安市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等主导特色产业以及企业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等不同发展阶段,分类定制调研提纲及信息采集表。调研内容聚焦企业核心技术攻关瓶颈、高端人才引育留用痛点、科技成果转化融资难点以及现有金融政策和产品适配度等维度,确保“问诊”问在关键处。吉州区某精密光学元器件企业是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名单企业,因对“再贷款+贴息”政策了解不充分,原计划自筹资金更新设备。调研组向企业宣讲政策后,企业现场便与参与调研的银行机构业务人员达成了贷款意向。此次调研,助力科技创新再贷款名单内3户企业与银行达成贷款意向。
二、画像精准,动态绘制企业需求图谱
活动以金融赋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为目标,将银行、担保机构等业务专业人员嵌入调研组,通过“四问四清”(问技术、问市场、问资金、问人才,清研发阶段、清融资需求、清还款来源、清增信条件)等方式摸清企业情况。活动覆盖全市14个县(市、区),共走访调研1683家企业,收集有效融资需求375项、融资金额49亿元。同时,现场推介适配金融产品,为企业融资答疑解惑。如针对某生物技术初创公司缺乏抵押物但有核心专利的情况,邮储银行吉安市分行介绍了“科创E贷”产品,以企业专利等创新能力作为授信审批要素。
三、靶向破难,高效打通融资梗阻闭环
联合市科技局梳理筛选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及“百博进百企”重点企业,择优形成动态更新的“白名单”库。依托详实调研数据,按“项目需求、存在问题、责任归属”三个维度精准归类形成“三张清单”,清晰呈现企业在技术研发、设备升级、人才引进等方面的资金缺口。组织“科技金融县区行”等精准对接活动,针对某绿色食品企业亟需的线上快捷融资和跨境电商结算需求,指导建设银行吉安分行迅速跟进,一周内完成账户开立和“跨境快贷”授信审批。现已促成160余家企业和银行签约,意向金额13.84亿元。鼓励银行机构与成长性良好的科技企业签订中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将贷款定价、综合金融服务优先权与企业未来价值挂钩,平衡风险与收益。截至7月末,已有4家企业与银行机构签订中长期战略业务合作协议,金额1.95亿元。
四、协同固本,深度释放政策乘数效应
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牵引作用,单列10亿元再贷款专用额度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创新领域。2025年以来,累计发放支农支小再贷款60.77亿元,其中15.34%精准流向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靶向效应显著。协同财政政策打出“组合拳”,推动吉州区、泰和县等地出台数字化转型专项贷款产品,提供0.5%的政府贴息;新干县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贴息政策,按同期LPR的20%-30%进行贴息,单户企业最高可贴10万元,降低了企业综合融资成本。联合科技部门、井冈山大学、科研院所等主体,搭建常态化交流平台,通过“金融走进实验室”“科技成果路演对接会”等形式,邀请多家投资机构与高校实验室团队对接,推进“投+贷”联动模式,满足企业在不同时期的资金需求。
下一步,人民银行吉安市分行将紧扣“深化调研成果运用、多措并举解决企业需求、提升满意度认可度”核心目标,以“稳扎稳打、务求实效”为基调,持续推动“谷雨行动”走深走实,高质量谱写好吉安“科技金融”大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