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的持续深入推进,建档立卡贫困户金融扶持问题得到了显著的缓解,但收入水平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边缘农户(以下简称“贫困边缘农户”)则由于身份尴尬,“高不成、低不就”,在贷款获得方面面临突出的困难。针对这个问题,人民银行赣州市中心支行积极探索,于2018年6月联合市政府有关部门修订了《“产业扶贫信贷通”工作方案》,明确指出要加大对贫困边缘农户的信贷支持力度,并指导赣县支行积极落实,取得明显成效,至2019年9月末,赣县区累计发放贫困边缘农户“产业扶贫信贷通”贷款542户,总金额2376.8万元,户数和金额占全市的比例均超过96%。
一、主要做法
(一)制定工作方案,规范操作流程。根据2018年修订的《“产业扶贫信贷通”工作方案》要求,赣县支行联合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及时出台《赣县区2018年“产业扶贫信贷通”工作方案》,明确对贫困边缘农户发放贷款的有关事项:一是明确发放工作流程,具体为宣传推广、需求摸排、需求初审、村乡(镇)区三级公示、贷款发放、贷后管理等步骤;二是明确了贷款利率和期限,执行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上浮10%,期间只付利息,到期一次性还本,贷款期限一般为3年,鼓励发放中长期贷款;三是明确贴息政策,由区财政单列资金按基准利率的50%部分给予贴息,贴息政策延续到2021年底;四是将贷款纳入“产业扶贫信贷通”风险缓释基金拨付范围,按贷款总额的12.5%进行拨付。
(二)明确贷款对象,实施精准支持。金融支持贫困边缘农户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如何明确认定标准。除了需满足借款人年龄限制和信用状况外,工作方案明确了贫困边缘农户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本村平均水平,但本村平均收入水平难以统计、难以评估。赣县区最终以统计部门统计的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标准,将申报条件明确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全区2017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42元的水平。同时,贫困边缘农户贷款的发放对象还应该满足“家庭成员中有1个以上劳动力且具有一定资金和生产经营能力,持续从事农业产业发展满1年,有继续发展产业的意愿”等条件。
(三)加强部门协作,维护公平公正。由于贫困边缘农户“产业扶贫信贷通”项贷款实行低息、贴息和风险缓释担保政策,为了确保公平公正,赣县区充分发动县、乡、村三级组织及有关部门,共同协作推进贷款发放。一是共同开展宣传推广,乡(镇)政府、村委会、驻村干部和工作队员积极配合承贷行,就贫困边缘农户“产业扶贫信贷通”贷款进行宣传、解读;二是共同开展贷款调查,由县、乡(镇)扶贫部门牵头,联合村委会、乡镇驻村干部、市县驻村扶贫工作队等,对贷款对象进行仔细审查;三是实施三级公示,将通过审查的贷款对象名单、贷款金额、贷款用途等要素在县、乡、村三级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公示无异议后再提请合作银行审核、发放贷款。
(四)紧盯关键环节,严密防范风险。贷款申请人经过初步审核以及三级公示后,承贷银行再派出信贷人员逐户走访,摸清贷款需求实际情况,严格按照发展产业情况合理授信、发放贷款。同时紧盯以下几个环节,切实防范信贷风险:一是加强诚信教育防范道德风险,对贫困边缘农户灌输贷款要还、要缴纳利息的认识,对贷款实行先缴后补(部分贴息),切实培养农户的信用意识;二是加强用途管理防范操作风险,定期回访获得贷款的贫困边缘农户,并结合其他方式核实贷款的实际用途,对贷款用于非政策规定用途的立即收回;三是加强产业辅导防范市场风险,通过送知识、送技术、送信息等方式,提高贫困边缘农户发展生产的能力,提升金融精准扶持效果,确保贷款放得出、还得起。
二、工作成效
(一)贫困边缘农户生产得到真扶持。自2018年赣州市“产业扶贫信贷通”方案修订以来,赣县区累计发放贫困边缘农户“产业扶贫信贷通”贷款2376.8万元,惠及贫困边缘农户542户,户均贷款4.39万元,总金额及总户数分别占全市的96.58%和96.31%。由于贫困边缘农户“产业扶贫信贷通”贷款实行免抵押免担保、低利率并贴息的优惠政策,按照贷款期限3年测算,将累计为贫困边缘农户节省贷款成本200多万元,户均节省成本近6000元。
(二)农村金融工作基础得到真夯实。贫困边缘农户“高不成、低不就”,在贷款获取中既难以达到一般商业贷款的门槛,又无法享受精准扶贫贷款政策,成为农村金融领域尴尬的夹心层。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非常重视这个问题,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就指出要“研究解决收入水平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群众缺乏政策支持等新问题”,赣县区的实践为金融支持贫困边缘农户发展探出了路子,取得了切实成效,既提升了贫困边缘农户的金融意识和信用意识,增强了运用金融的能力,又确保了贷款资金使用合理、合规,其中赣县区贫困边缘农户“产业扶贫信贷通”资金绝大部分用于发展脐橙、白莲、养殖等产业,预计将为贷款人带来人均年收入近1.5万元,从而壮大经济实力,进一步培育农村金融市场。
(三)金融扶贫社会矛盾得到真化解。贫困边缘农户实际经济状况并不比建档立卡贫困户好多少,但在金融扶贫工作中,却无法跟建档立卡贫困户一样享受免抵押免担保、利率低、期限长的精准扶贫贷款政策,因此带来明显的不平衡心理。赣县区通过新的“产业扶贫信贷通”贷款模式,将贫困边缘农户纳入政策扶持范围,不仅有效地实现资金扶持,更重要的是扶持了贫困边缘农户的志气和能力,进而形成积极发展生产、争先增收脱贫的金融扶贫良好社会氛围。
|